追书啦 - 耽美小说 - 穿到古代的教书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8

分卷阅读38

    不过了,娘所能教他的都教了,便是你打得那套拳法,娘也教了他第一路。”

    崔瑛汗都快出来了,这位明显是早就准备好了的,如果他没主动提出来,这位怕就是不幕僚了吧。叶知秋的大名崔瑛还在那个神童试的小院里就有所耳闻,战乱年代,五六岁上被皇后收养,性敏慧,平时不爱说话,但一说起来也是一针见血,能把人噎死的主儿。只是皇后去后,他便收敛得多,平时帮皇家管着缇骑的事,轻易不出现在人前了。

    感觉自己身边会跟着一个密探头子啊,崔瑛默默地想。不过反正目前皇家三代看起来都不是糊涂人,性格也都是比较宽厚的,有这么一个人在身边去去疑也挺好的。

    琼林宴后,崔瑛便正式领到了朝廷的任职文书,一月内赴六安上任,正好还能赶上夏收。

    “祝德华此去鹏程万里,尽展所学!”柴永岱先举杯祝贺。这是崔瑛在京城的友人们为他举行的饯行宴,设在汴梁城著名的正店中,夜色之下灯明火亮,年青人们没有太多惜别之情,反到气氛热烈。

    “谢谢!”崔瑛饮尽杯中酒水,一亮杯底笑道。

    “如果在六安有什么缺的少的,尽管让人递个信,咱们必定尽力帮忙。”这是柳方,家里巨富,便是在六安也有店铺。

    “唔,我过些天打算出京一趟,画画风光,到时大概会去六安,要招待好我哦。”范坦最近越发地画痴起来,三句不离他那画作,近日据说看了先皇后手稿中的风景画,起了写生的心思。

    “我过几天就去找你,”成寅笑道:“前几天六安的教谕请辞返乡了,我打算去你手底下当个教谕,据说六安孩子识字的多,民富而好学,应该是个好去处。”

    崔瑛都一一应答了,到了酒酣耳热之时,月上中天之际才慢慢散去了。

    接下来,崔瑛便要打点行装,准备回六安赴任了。

    行囊由刘月英婆媳俩帮着收拾,再妥帖不过了,崔瑛却被成辰给缠住了,这个被他救了一命的小孩子非要跟在他身边伺候,说是要报答救命之恩。

    “可是你能做什么呢?”崔瑛问道:“我也不缺牵马坠镫的仆役,你才这么一点大,是你报答救命之恩呢,还是我照顾你呀?”不管怎么样,崔瑛也不可能让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离开父母,报答自己的救命之恩,何况这孩子一看就是被话本给迷得五迷三道了。

    “那恩公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你堂兄说你最是机灵,学一门手艺或者好好念书。”

    “我知道了,恩公。”成辰眼珠子一转,应声道。

    崔瑛晓得他有些鬼心眼子,就捎了个口信给成寅让他注意。

    一切安排妥当,崔瑛便带着他的幕僚踏上了回六安的路。

    第二卷 建设六安大展手脚

    第27章 县令

    吕蒙正的任命也如皇帝所说的颁了下来,因他在六安安置流民得力,如今在京里任户部慈幼局主管,统管京里的鳏寡孤独。这是一个比较难做的位置,但若做得好,也是一个能积攒名声的好位置。

    “我在慈幼局里,便也学你在六安的法子,济老抚幼互助共生。”崔瑛领了任状,定下行止,临行前的这个晚上他得与自己的义父好好讨教经验教训了。吕蒙正上来先挺自豪地说他要借鉴一下他的做法,然后才慢慢地抿了一口茶汤,开始说他自己总结的经验,“县令辖境百里,自古戏为‘百里侯’,如今天下初定,只要做到劝课农桑,潜心经营,公正公平,心明眼亮,这县令便不难了。”

    吕蒙正见崔瑛听得认真,又说道:“你户籍落在六安,百里之内的蒙童多仰赖你启蒙,这是你的好处,村村户户受你恩惠,你就是当三年泥胎木塑的菩萨,只把蒙学经营好,离任时一柄万民伞也是少不了的。当初与书吏沆瀣一气的主薄我已经开革了,如今的主薄、县尉、县丞品行上都还过得去,如有不懂的尽可以问他们。叶知秋的大名我也听过,是敏慧达练之人,你多仰赖他是不会差的。”

    崔瑛一边听一边睁着他那清透的眼睛认真地看着自己的义父,还时不时的点点头,看起来不像个要执掌百姓福祉的父母官,而像个认真求学的小书生。

    “好啦,别担心,今年的庐州知州乃是我的同年好友,你若有不懂的尽可以写信去求教,”吕蒙正笑着将崔瑛中进士后束起的发髻揉散,“你只管大胆的将你心中所想、胸中所学尽情施展就是。”

    崔瑛听着吕蒙正的话,感觉与他当年的校长忽悠他当班主任时的话一样一样的,莫名觉得后背有点凉飕飕的。他一边整理自己的发髻一边嘟哝道:“我来京考神童试,您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谨言慎行;如今儿要主政一方,辖下百姓数万,您却让我大胆施为。”

    “为父过去以为你是子路,谁知你是冉有呢?”吕蒙正笑道。

    “义父对孩儿评价很高嘛。”崔瑛嘻笑道,子路和冉有都是孔子的弟子,不过一个脾性冲动,孔子教他三思而后行,一个做事犹豫,孔子就鼓励他要想到就做。但不论如何,这两人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吕蒙正对他的评价不可谓不高了。

    “好了,时候也不早了,快点回去休息吧,明天还要早起出门。”

    “是,孩儿告退,义父你也早些休息。”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崔瑛便拜别了吕蒙正一家,上路去赴任了。

    崔瑛与叶知秋坐在崔瑛那辆改良的马车上,在京城的一年崔瑛一头一尾都在应试,中间那段日子又因为怕太出尖也没敢着手改良马车,所以这辆马车与崔瑛刚入京时是一样的。

    “东翁这车倒是舒适,是用了橡胶、弹簧这些东西吗?这是个什么道理?”一向沉默的叶知秋见到这舒适的马车,联想起曾经听过的故事,好奇地问道。

    “是,还不太完善。”崔瑛给他解释一下减震的原理,叶知秋满足了好奇心就不再说话,手里拿了一堆不知哪来的卷宗看了起来。

    崔瑛不知道那些东西合不合适给别人看到,叶知秋太沉默,他就只要拿出吕蒙正写给他的与六安有关的一些基本情况还有吕蒙正这一任官的心得体验慢慢看起来。

    马车换了舟船,舟船又换回马车,崔瑛一行人终于到达了六安。

    “六安的路……好平!”那位叶知秋惊讶道,“当真有可以在车里烧水煮茶的平地!”看来叶知秋以前一直觉得他师父先皇后是讲故事哄他们呢。

    “水泥路看来做的不错。”崔瑛也有些惊讶,就凭他拿出来那种标号挺低的土水泥居然能做出这么平整的效果,简直神奇。

    与陈彭年当初看到的一样,官道上奔驰着马车的、慢悠悠地踱着骡驴的,一晃三摇的挑担的混杂在一起,却又乱中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