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啦 - 言情小说 - 莺莺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

分卷阅读14

    为已经知事的女儿,和王婆子去收拾碗盘。

赵吉则是换了一件染上许多颜色的外套,去屋后空地上染布——他是个染匠,靠着与人染布染衣之类的养活家里。他一个人单干,唯一的徒弟就是儿子赵蒙,这时候也抹了抹嘴,立刻跟上了。

王氏则是坐在了堂屋一张织机前,开始‘唧唧’织绸。她在这上头可是一把好手,织出来的绸缎又平整又紧密,销路极好。每岁赚的钱也不少,之前赵吉还在染坊里做学徒的时候,家里就是靠着她支撑。

赵莺莺无事可做,只得陪着小meimei芹姐儿玩游戏——照管她让她别淘气,也算是帮娘亲王氏的忙了。

忽然一阵拍门声,进来几个大户人家下人打扮的人物。

“请问这里是太平巷赵吉家里吗?我们是江都孙家的人,来给你家小姐儿送东西。”

第11章

来人的穿着打扮一看就知道是大户人家的小厮家丁,虽然式样简单普通,颜色也不出挑。但王氏是整日与绸缎打交道的人,一眼看出来衣服料子质地极好,若是一般的富户,自身都用不上这样的。心里清楚,这个江都孙家,并不是什么普通富贵人家。

来者是客,她连忙去叫赵吉来待客。自己则是进了厨房,撮了一把本地苦丁茶叶,壶里添上水,在火上咕嘟咕嘟烧滚了,再端出来送与来人吃。

一个管事和几个穿青衣的小厮连忙推辞,赵莺莺认得那个管事,那就是那一日去知府投帖子找他们小少爷的人。当时她并没有在意,现在想一想倒是记起来了,他当初是说过,找到了他家小少爷,要来谢她的。

孙家小少爷确实找到了,就在昨日晚上——昨日下午就把那几个拐子审的一清二楚了,自然不会迟疑,立刻找到了地方。不只是孙家小少爷,还有其他十几个孩子,以及一大批贼赃,全都找到了,

晚上自然不好来酬谢赵莺莺,不过那管事是厚道人,哪怕莺莺是个小孩子,也没有说话糊弄她的意思。就把这件事从头到尾与他主家,也就是孙家的几位太太奶奶说了。

这些妇人听了这些话没有不赞的,或许是为了听了一个新闻觉得有趣;或许是真的觉得感激这个素未谋面的小姑娘;又或许是之前放话说过要答谢帮忙的人,不能反悔?无论是哪一个,总之都各自拿了东西让管事送来。

其中孙家小少爷的亲娘送的最重,其余的女眷就是按照表礼一样添了东西送过来。

管事的之前已经向周知府那边打听过了赵莺莺是哪家的小姐儿,等到今日早间,便带着东西上门了。

那管事的拱拱手,让小厮拿出一个蓝绸子银包:“这里头是我们小少奶奶送的赏银,前日晚上小少奶奶发的话,说是哪个家人能找到小少爷,也赏一百两银子。因为小姐儿帮忙多,这笔红花就算一半送与。”

一半就是五十两了,银包里果然有一封银子,打开来看,阳光底下是雪白的五锭最上等细丝纹银。

还有其他礼物也十分丰富。有缎子布匹,有玩具,有金银锞子,这些都和知府家得的那些差不多。不过最多的还是吃的,这些吃食用布袋子包裹的整整齐齐,等到孙家的人走了赵家才知道是些什么。

十条好腊rou、一大串薰腊肠、两坛子蜂蜜、两瓶子茶叶、四色点心,另外,红枣、栗子、瓜子、花生、薏仁等也都封的好好的。对于赵家来说都是既好又实用的——赵莺莺估计这些东西恐怕是个懂行的人添的,知道她家这样的人家,什么东西最适宜。

也是这一遭,赵吉和王氏才知道赵莺莺原来不是府尊老爷救下来这样简单。等到孙家的人走了,也不去看那些礼物,先看了看莺莺。

左看右看,心里美滋滋的:果然自家莺姐儿就是个聪明机灵的!平常看着沉稳,要紧的时候又能这样机巧啊!

说过的,孩子都是自家的好。何况自家孩子是实实在在聪明了一回,这就更加引以为豪了。

王氏一边收拾东西,一边笑道:“果然是我们莺姐儿聪明,就没有听说别家有孩子能这样机灵的。要是没有咱们莺姐儿,只怕这件事好说不准好坏呢。”

她收拾东西,不过也没有把所有东西都收拣起来。桌子上摆了三份,是另外挑出来的——这不比昨日那些,指明送给莺莺,东西又不多,也多是一些贵重的。今日东西不同,她便拿了几样棉布尺头、小孩子玩具、食物。一份孝敬方婆子,另外两份则是送到大伯家里和二伯家里。

这不是她以德报怨,她才没有那心情。只是到底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面子情还是要全——她是打算要给婆婆和大伯家送东西,那么就不可能单单漏下二伯家了。

不过她还是因为心里愤愤不平多了一个心眼,打包东西的时候,看着大伯家和二伯家是争不多的。但是做主妇的才知道,二伯家送过去的多是一些花木瓜,空好看的玩意儿。

这样听起来或许有些小心眼,但是王氏并不是那等心胸宽阔的妇人。她没有坏心,人对她好,她也有回报。而遇到二伯夫妻两个这样的,她就会换个样子。或许这样的女人不大符合世人希望,不过她觉得这样才活的舒爽。

说过了,赵家三兄弟是居住在一个院子里的。这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的院子,宽敞爽阔。孙家过来送礼,正房里和西厢房里自然听的清清楚楚。

大房里宋氏假装坐在窗户底下做针线,其实暗地里觑着这边,时不时地瞥一眼。至于孙氏就更加直白了,打开了大门,搬了把椅子就坐在门前,磕着瓜子儿正大光明地看。

等到送走了孙家人,王氏没好气地瞪了孙氏一眼,然后就进了屋——对门弟弟家里在待客,她用那种审贼的眼光看算是怎么回事儿?还好客人没有问起,不然她和丈夫赵吉要怎么答!

王氏和赵吉说了一声,就先抱着孝敬方婆子的东西去了正房旁边搭着的一间小小耳房。

此时人家分家有不同的方法,一般是长子养活父母。但也有一种是小儿子养活父母的,大概就是上头的兄长,成家一个,就分出去一个,父母最后就随着了小儿子。赵家就是这样。

这样按理说,该是赵吉一家居住在正屋里。不过当初给赵贵娶亲的时候,宋氏娘家放话了。若是赵贵住不上最宽敞的正屋,这婚事就不算。没有法子,方氏只得和赵吉商量。

赵吉向来是一个不大和兄长们争的,何况这还关系到大哥的婚姻大事,自然并不会让人为难,只是道:“这样也无所谓,只是娘以后随着我住,无论是东厢房还是西厢房,都太窄了一些。我须得和大哥说定,正屋里头分娘一个住处。”

也正是由于这样一个约定,方婆子虽然是跟着小儿子赵吉生活,吃饭也随赵吉一